反诈宣传进校园 护航青春共成长
来源: | 作者:校办 | 发布时间: 2024-12-20 | 15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电信诈骗一般来说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利用固定电话、移动电话、互联网等通信终端和媒介,通过电话、短信、网页、QQ、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批量发布、传播虚假信息诈骗钱财的非接触性犯罪活动。

校园贷诈骗

1.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学生推送贷款广告,以免抵押、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,并要求缴纳贷款“手续费”“管理费”“保证金”等费用,收到学生支付款项后立即将其“拉黑”不再联系。2.串通“职业培训机构”举办职业指导讲座,夸大培训效果,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,并与贷款公司勾结,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,从中诈骗学生。3.还有一种更为极端的,要求学生提供照片、视频、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,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,便以此威胁,勒索钱财

02

刷单返利诈骗

1.引流:通过贴吧、招聘平台、QQ、微信或短信群发等渠道,以做任务、刷销量获取“高佣金”为名招募兼职。2.小额可返利:让被害人在指定的电商平台订购商品,向其发送收款二维码并要求扫码支付,然后迅速返还本金和佣金,以赢得被害人信任。3.大额难提现:逐步增加刷单任务的次数和金额,并以必须完成联单任务才能结算、卡单、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为由拒不返款,从而实施诈骗。

03


发放助学金诈骗

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教育局、学校老师或其他官方机构的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、短信、邮件等方式联系受害者,并以发放助学金、奖学金等为由,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。

同学们容易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有:

1.缺乏安全意识:学生们对电信网络诈骗危害认识不足,容易亲信陌生人。

2.社交网络泄露个人信息。学生在社交平台频繁泄露个人信息,为骗子提供可乘之机。
3.欺骗手段高明:电信诈骗手段不断更新迭代,诈骗手法不断翻新,AI人工智能的兴起也使各种信息真假难辨。

同学们一定要做到“四要”,“四不要”:

转账前要通过电话方式核实确认;

电脑和手机要安装安全软件;

QQ,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,提高账户安全等级;

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反诈骗提醒。


“四不要”指的是:

不要连接陌生WIFI,有些WIFI容易导致支付账号密码被盗;

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;

不要将支付密码与账号登录密码设为同一个;

不要将身份证等个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机里。



友情链接:

学校地址:石家庄市鹿泉区石柏北大街99号  

报名电话:0311- 69032377 69032378   电子邮箱:hpmedu@163.com
版权所有:石家庄和平医学中等专业学校 工信部备案号: 冀ICP备20015561号